文章中心
Type A和Type B區別
2016年05月19日
在非接觸式IC卡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問題逐漸被解決并形成通用的標準,的以現在在射頻IC卡的設計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子技術委員會(IEC)為期制定了相應的非接觸式IC卡的國際標準——ISO/IEC14443。
ISO/IEC14443標準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ISO/IEC14443-1制定了有關非接觸卡的物理特性;第二部分ISO/IEC14443-2制定了有關射頻功率及信號界面的特性;第三部分ISO/IEC14443-3則為非接觸卡的初始化及防沖突機制;最后一部分ISO/IEC14443-4位有關的交易協定。在第二部分中涉及到了射頻技術的實現標準,提供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依據。由該標準,射頻IC卡的有兩種卡型——Type A和type B型。其主要的區別在于載波調制深度及二進制數的編碼方式。
Type A型卡在讀寫機上向卡傳送信號時,是通過13.65MHz的射頻載波傳送信號。其采用方案為同步、改進的Miller編碼方式,通過100%ASK傳送;當卡向讀寫機具傳送信號時,通過調制載波傳送信號。使用847kHz的副載波傳送Manchester編碼。
而Type B型卡在讀寫機具向卡傳送信號時,也是通過13.65MHz的射頻載波信號,但采用的是異步、NRZ編碼方式,通過用10%ASK傳送的方案;在卡向讀寫機具傳送信號時,則是采用的BPSK編碼進行調制。
對比兩種卡型,可以看出,Type B型與Type A型卡相比有以下優勢:
(1)芯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接收信號時,不會因為能量損失而使芯片內部邏輯及軟件工作停止。
(2)支持更高的通訊速率。Type A最大的數據通訊速率為150Kbit/s -200Kbit/s ,應用10%ASK技術的Type B至少可支持400Kbit/s 的速率。
(3)外圍電路設計簡單。讀寫機具到卡以及卡到讀寫機具的編碼方式均采用NRZ方案,電路設計對稱,設計時可使用簡單的UARTS。
(4)抗干擾能力強。負載波采用BPSK調制技術,較Type A方案降低了6dB的信號聲。
另外,在前面的防沖突機制中曾蝗到過Type A和Type B型卡的一些區別,對于Type B類卡,可根據實際應用情況支持選擇一次一卡操作模式和一次多卡操作模式。
根據信號發送和接收方式的不同,ISO/IEC14443-3定義了TYPEA、TYPEB兩種卡型。它們的不同主要在于載波的調制深度及二進制數的編碼方式。從讀寫機具向卡傳送信號時,二者是通過13.56Mhz的射頻載波傳送信號。
TYPEA方案是同步、改進的Miller 編碼方式,通過100% ASK傳送;簡單說,當表示信息"1"時,信號會有0.2-0.3微妙的間隙,當表示信息"0"時,信號可能有間隙也可能沒有,與前后的信息有關。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信息區別明顯,受干擾的機會少,反應速度快,不容易誤操作;缺點是在需要持續不斷的提高能量到非接觸卡時,能量有可能會出現波動。
TYPEB 方案是異步、NRZ編碼方式,通過用10% ASK 傳送。即信息"1"和信息"0"的區別在于信息"1"的信號幅度大,即信號強,信息"0"的信號幅度小,即信號弱。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持續不斷的信號傳遞,不會出現能量波動的情況;
從卡向讀寫機具傳送信號時,二者均通過調制載波傳送信號。TYPEA 用847KHz的副載波傳送Manchester 編碼。TYPEB通過847KHz的副載波傳送信號,由BPSK 進行調制。
來源:東莞市衡越塑膠電子有限公司